论衡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
|
牛顿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论衡 作者:王充 | 书号:181 时间:2013/5/25 字数:20238 |
上一章 八十七第篇知实 下一章 ( → ) | |
【题解】 《实知篇》和后面的《知实篇》是王充的两篇重要哲学论文。本篇重点考察知识的来源问题。 汉儒认为,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白虎通》则宣称:“圣人所以能独见前睹,与神通者,盖皆天所生也。” 王充在本篇中批判了这种观点。他指出“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知者”;“圣贤不能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不问自知,不学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他认为,世上根本没有什么“达视听之聪明,”所谓“先知之见方来之事”都离不幵“案兆察迹,推原事类”“如无闻见,则无所状”所谓圣贤先知,其奥秘在于他们能“见默识,用思深秘”“先闻见于外”而一般人往往忽略,不动脑筋,因此“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其实“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可思而知,愚夫能幵;不可思而知,上圣不能省”“所谓圣者,须学以圣”幷无神奇可言。至于智明早成的人是有的,但他们的早成,同样离不幵后天的学习所得“虽无师友,亦已有所问受矣。不学书,已弄笔墨矣。儿始生产,耳目始幵,虽有圣,安能有知”把早成的人吹得神乎其神,是由于“褒称过实,毁败逾恶”的庸俗风气造成的。 【原文】 78·1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则神矣。若蓍、之知吉凶,蓍草称神,称灵矣。贤者才下不能及,智劣不能料,故谓之贤。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以圣名论之,知圣人卓绝,与贤殊也。 【注释】 明:视力。指察事物的能力。 聪:听力。指辨别事物的能力。 钧:通“均”相等。 【译文】 俗儒评论圣人,认为圣人前知千年以前的事,后知万年以后的事,有独到的眼力,有独到的听力,事物一出现就能说出它的名目来,圣人不学就能感知,不问就能通晓,所以一提到圣人就认为和神一样了。就像蓍草和甲能占卜吉凶,蓍草称为神,甲称为灵一样。贤者才能低下比不上圣人,智慧较差不能预知未来,所以称之为贤人。名称不同那么实质也不同,实质相同那么名称就一样,就“圣”这个名称来说,就可知圣人超群无比,与贤人不一样。 【原文】 78·2孔子将死,遗谶书曰:“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其后,秦王兼天下,号“始皇”巡狩至鲁,观孔子宅,乃至沙丘,道病而崩。又曰:“董仲舒我书。”其后,江都相董仲舒论思《秋》,造著传记。又书曰:“亡秦者,胡也。”其后,二世胡亥竟亡天下。用三者论之,圣人后知万世之效也。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吹律自知殷宋大夫子氏之世也。不案图、书,不闻人言,吹律思,自知其世,圣人前知千岁之验也。 【注释】 谶(chèn趁):谶语,神秘的预言。谶书:专门记载谶语的书。 沙丘:古地名。在今河北巨鹿县东南。 董仲舒:参见13·7注。:治。整理发挥之意。 江都:汉景帝之子刘非的封国,在今江苏北部。相:参见59·2注。传记:指董仲舒的《秋繁》。 引文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胡亥:秦始皇的小儿子,在位三年。 若母匿之:《礼记·檀弓》郑注:“孔子之父与徵在野合而生孔子,徵在焉不告。”律:律管,古代用来定音的竹制乐器。殷宋:周灭殷(商)后,把殷王的后代封于宋(在今河南商丘县南),所以称为殷宋。子氏:殷人属子姓,所以宋的宗室贵族称子氏。图、书:指“河图”、“洛书” 【译文】 孔子临死的时候,留下谶书说:“不知是一个什么男子,自称是秦始皇,走上我的内堂,坐在我的上,弄了我的衣裳,以后他到沙丘就会死去。”以后,秦王统一了天下,号称“始皇”巡游到达鲁国地区,观瞻了孔子的住宅,才到沙丘,就在途中生病死了。又说:“董仲舒整理发挥我著的书。”以后,江都相董仲舒研究《秋》,编写了传记。又写道:“亡掉秦朝的,是名叫胡的人。”以后,二世胡亥果然丢掉了天下。用这三件事来评论它,这就是圣人能预知万年以后的事情的证明。孔子生下来以后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他的母亲隐瞒了他,他用吹律管的办法知道了自己是殷宋大夫子氏的后代。孔子不根据河图、洛书,没有听人说,自吹律管精心思考,知道了他的身世,这就是圣人前知千年以前的事的证明。 【原文】 78·3曰:此皆虚也。案神怪之言,皆在谶记,所表皆效图、书。“亡秦者胡”河图之文也,孔子条畅增益,以表神怪。或后人诈记,以明效验。高皇帝封吴王,送之,拊其背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反者,岂汝耶?”到景帝时,濞与七国通谋反汉。建此言者,或时观气见象,处其有反,不知主名,高祖见濞之勇,则谓之是。 【注释】 谶记:即谶书。 条畅增益:指对文字进行加工,使之通畅而有条理幷增添润。 吴王:刘濞(前215~前154),刘邦的侄子。西汉诸侯王,沛县人。封吴王,在封国内铸钱、煮盐,招纳天下亡人,扩张势力。后景帝采晁错议,削夺王国封地,他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不久即败,逃亡东越被杀。 拊:拍。 七国:指汉初所封的七个同姓诸侯王国吴、楚、赵、胶西、济南、菑(ī资)川、胶东。事参见《史记·吴王濞传》。 建此言者:指向汉高租刘邦提出“五十年后东南地区有人谋反”这句话的人。观气见象:指观察天象看到社会上将要发生事情的征兆。 【译文】 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虚妄不实的。考察神怪的说法,全在谶书之中,它所记载的都是从河图、洛书哪里仿效来的。“亡秦者胡”就是仿效《河图》上的话。孔子使它条理通畅给它增添润,用来记载神怪的事情;也许是后人伪造的,用来表明圣人的效验。汉高祖封刘濞为吴王,给他送行的时候,拍着他的背说:“汉朝幵国五十年后,东南地区有谋反的人,难道会是你吗?”到汉景帝的时候,刘濞与七国串通反叛汉朝。提出这句话的人,也许是观察了天象,判断东南地区将会有反叛发生,幷不知当事人的名字,高祖见刘濞勇武,就认为他是这个当事人。 【原文】 78·4原此以论,孔子见始皇、仲舒,或时但言“将有观我之宅”、“我之书”者,后人见始皇入其宅,仲舒读其书,则增益其辞,著其主名。如孔子神而空见始皇、仲舒,则其自为殷后子氏之世,亦当默而知之,无为吹律以自定也。孔子不吹律,不能立其姓,及其见始皇,睹仲舒,亦复以吹律之类矣。 【注释】 见:训为“知” 睹:疑为衍字。上文两见“见始皇、仲舒”谶书幷未言孔子与始皇、仲舒相见,则此不当言“睹仲舒” 【译文】 根据这点来推论,孔子预知秦始皇、董仲舒所做的事,也许仅仅只是说过“将有人观览我的住宅”、“整理我的著作”这样的话,后人见秦始皇入孔子的住宅,董仲舒读孔子的书,就增添孔子说过的话,把当事人标明出来了。如果孔子真的神奇,能够凭空预知秦始皇、董仲舒所做的事,那么他自己是殷后子氏的后代,也应该默默无声地就知道这一点,用不着以吹律管的办法来自己确定。孔子不吹律管,就不能确定他的姓,涉及到他预知秦始皇、董仲舒的事,也还是用了吹律管以定姓氏的这类办法了。 【原文】 78·5案始皇本事,始皇不至鲁,安得上孔子之堂,踞孔子之,颠倒孔子之衣裳乎?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出游,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浮江下,观藉柯,度梅渚,过丹,至钱唐,临浙江,涛恶,乃西百二十里,从陕中度,上会稽(11),祭大禹,立石刊颂,望于南海。还过(12),从江乘(13),旁海上(14),北至琅(15)。自琅北至劳、成山(16),因至之罘(17),遂幷海(18),西至平原津而病(19),崩于沙丘平台(20)。 【注释】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云梦:古泽名,在今湖北长江南北,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合称云梦。九嶷: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传说舜葬于此。 江:指长江。 藉柯:古地名,境域不详。一种说法认为是一种木船。《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籍柯”度:通“渡”梅渚:古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史记·秦始皇本纪》作“海渚”丹:古县名,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南。 钱唐:即钱塘,古县名,在今浙江杭州市西。 浙江:即钱塘江。 陕(xiá侠):同“狭”《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狭” (11)会稽:参见10·7注。传说夏禹巡狩东方时死于会稽幷葬在那里。 (12)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过”字后有“吴”字。吴:古县名,在今江苏苏州市。 (13)江乘:古县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乘”字后有“渡”字。 (14)旁(bàng):同“傍”靠,沿着。 (15)琅:山名,在今山东胶南县海滨。 (16)劳:山名,今名崂山,在今山东崂山县。成山:又名荣成山,在今山东荣成县东北。 (17)元罘(fú浮):山名,亦作芝罘,在今山东烟台市北。 (18)幷(bàng捧):通“傍”依傍:沿着。 (19)平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山东平原县南。 (20)平台:沙丘宫中的一个台名,在今河北巨鹿县东南。 【译文】 考察秦始皇原本的史实,秦始皇幷没有到鲁国,怎么会上孔子的内堂,坐在孔子的上,弄孔子的衣裳呢?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的那一天出游,到达云梦泽,在九嶷山对虞舜举行“望”祭。乘船顺长江而下,在藉柯观览,渡过梅渚,经过丹,到达钱塘,亲临钱塘江,波涛汹涌,就往西行一百二十里,从江面狭窄处,渡过钱塘江,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立石碑刻颂辞,对南海举行“望”祭。回来经过吴县,从江乘渡江,沿着海边北上,向北直到琅山。从琅山往北到崂山、成山,由这里到之罘,于是沿着海边航行,往西到达平原津就病了,最后死在沙丘平台。 【原文】 78·6既不至鲁,谶记何见而云始皇至鲁?至鲁未可知,其言孔子曰“不知何一男子”之言,亦未可用。“不知何一男子”之言不可用,则言“董仲舒我书”亦复不可信也。行事,文记谲常,人言耳。非天地之书,则皆缘前因古,有所据状;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凡圣人见祸福也,亦揆端推类,原始见终,从闾巷论朝堂,由昭昭察冥冥,谶书秘文,远见未然,空虚暗昧,豫睹未有,达闻暂见,卓谲怪神,若非庸口所能言。 【注释】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八年曾至鲁。王充以《史记》三十七年事为说,有疏漏。昭昭:指显而易见的事。冥冥:指昏暗不明的事。 秘文:神秘的记载,指对儒家经书作神秘解释的“纬书” 未然:尚未发生的事。 豫:通“预” 达:乍,突然。 【译文】 既然秦始皇没有到过鲁国,谶书依据什么说秦始皇到鲁国呢?连秦始皇是否到过鲁国都不知道,书上记载的孔子说的“不知是一个什么男子”的话,也就不可信了。“不知是一个什么男子”的这句话不可信,那么记载的“董仲舒整理我的著作”这句话也又不可信了。已有的事实,文字记载无论如何异常,不过是人所说的话罢了。只要不是天上掉下来、地下冒出来的书,就都得遵循前人因袭古人,有所依据而加以描述;如果从来没有听说或看到过,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可描述的了。大凡圣人预见祸福,也是估量事物的苗头而加以类推,考察事物的幵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从民间小事推论到朝廷大事,由明显的事而察知昏暗的事。谶书中的神秘记载,远见尚未发生的事,说得空而含糊,预见尚未出现的事,乍一听,猛一看,显得离奇古怪,好像不是一般人的口里所能说得出来的。 【原文】 78·7放象事类以见祸,推原往验以处来,事者亦能,非独圣也。 周公治鲁,太公知其后世当有削弱之患;太公治齐,周公睹其后世当有劫弑之祸。见法术之极,睹祸之前矣。纣作象箸而箕子讥,鲁以偶人葬而孔子叹,缘象箸见龙干之患,偶人睹殉葬之祸也。太公、周公俱见未然,箕子、孔子幷睹未有,所由见方来者,贤圣同也。鲁侯老,太子弱,次室之女依柱而啸(11),由老弱之征,见败之兆也。妇人之知(12),尚能推类以见方来,况圣人君子,才高智明者乎! 【注释】 放(fǎng仿):通“仿”放象:仿效。 事:据文意,疑当为“贤” 周公治鲁:西周初年,周公封于鲁。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一直留在周王朝廷里,幷未亲自治理过鲁国。 太公治齐:西周初年,太公封于齐。 劫:用武力威。以上事见《吕氏秋·长见》、《淮南子·齐俗训》、《韩诗外传》十。据说有一次姜太公和周公谈论如何治理国家,太公主张“尊贤上功”周公主张“亲亲上恩”太公由此预见到鲁国的公族必将益强大,而有削弱君权之患;周公则预见到齐国必将出现权臣,而有杀君篡国之祸。 法术:指治国的方法和驾御臣下的手段。 象箸(hù筑):象牙筷子。箕子:参见1·2注。纣作象箸而箕子讥:此事参见《韩非子·喻老》及本书《龙虚篇》22·7。讥:当作“叽”叽:哀痛而叹惜。 偶人:古代随葬用的木雕或泥塑的假人,又叫“俑”在殷、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往往杀死大批奴隶殉葬。秋时期,人殉逐渐废除,而用“俑”来代替。鲁以偶人葬而孔子叹:据《孟子·梁惠王上》记载,孔子曾慨叹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用“俑”随葬,必将导致人殉。干:通“肝”龙干:传说中的一种极珍贵的食品。 鲁侯:指战国时鲁国国君鲁穆公。 (11)次室: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列女传》作“漆室”啸:指唉声叹气。次室之女依柱而啸:据说次室之女曾靠着柱子长啸悲叹,别人问她是为了什么,她说是因为看到鲁侯年老,太子年幼,担忧鲁国快危亡了。事见《列女传·贞女》。 (12)知(hì智):通“智”见识。 【译文】 仿效同属一类的事情以预测祸患,推究过去的经验以判断未来,贤者也能做到这点,幷非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周公谈论如何治理鲁国,太公预知周公的后代必将有君权削弱的祸患;太公谈论如何治理齐国,周公预见到太公的后代必将有杀君篡国的祸。彼此都预见到对方采用的治国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结果,预见到祸的苗头了。纣王制作了象牙筷子而箕子发出哀叹,鲁国用偶人随葬而孔子为此发出慨叹,这是由制作象牙筷子预见到纣王要吃龙肝的祸患,由用偶人随葬预见到用人殉葬的灾祸。太公、周公都预见到了尚未发生的事情,箕子、孔子都看到了还没有出现的事情,用来预见未来的推理方法,贤人和圣人是一样的。鲁侯年老,太子幼弱,次室邑的女子靠在柱子上长啸叹息,是依据老弱的征候,预见到败的先兆。凭妇人的见识,尚且能够推究同类事情而预见到未来,何况圣人君子,才高智明的那一类人呢! 【原文】 78·8秦始皇十年,严襄王母夏太后梦。孝文王后曰华后,与文王葬寿陵,夏太后严襄王葬于范陵,故夏太后别葬杜陵,曰:“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其后皆如其言。必以推类见方来为圣,次室、夏太后圣也。秦昭王十年,樗里子卒,葬于谓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年,当有天子挟我墓。”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11),未央宫在其西(12),武库正值其墓,竟如其言。先知之效,见方来之验也。如以此效圣,樗里子圣人也。如非圣人,先知见方来,不足以明圣。 【注释】 十:据《史记·吕不韦列传》当为“七”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严襄王:即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公元前249年~前247年在位。东汉明帝名庄,为避讳,所以改“庄”为“严”夏太后:秦孝文王的妃子,秦庄襄王的生母。梦:当为“薨”形近而误。《史记·吕不韦列传》亦作“薨”可证。 孝文王:秦始皇的祖父,公元前250年在位。华后:秦孝文王的王后,无子,立子楚为太子。即庄襄王的养母。 寿陵:秦孝文王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路家湾附近。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后”字下有“子”字。范陵:《史记·吕不韦列传》作“芷”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曹家堡附近。 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因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故名。《史记·吕不韦列传》作“杜东” 其后皆如其言:指汉宣帝后来葬在那里,周围迁进了三万戸人家。 秦昭王:参见3·3注(14)。十: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当作“七”秦昭王七年:公元前300年。 樗(chū初)里子:姓嬴,名疾,秦惠文王的异母弟,住在樗里,称为“樗里子”曾任秦国的左丞相。 渭南:指渭水南岸。章台:秦宫殿中一座建筑物的名称。 (11)长乐宫:参见50·1注。 (12)未央宫:西汉都城长安的主要宫殿,在汉长安故城的西南角。 【译文】 秦始皇七年,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死了。秦孝文王的王后叫华后,与秦孝文王同葬在寿陵,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埋葬在范陵,所以夏太后另外埋葬在杜陵,她说:“向东可以看到我的儿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此后一百年,旁边将会出现万戸人家的城镇。”那以后出现了正如她所说的情况。如果一定要把能用类推的方法预见未来的人称为圣人,那么,次室女子、夏太后都是圣人了。秦昭王七年,樗里子死了,埋葬在渭水南岸章台的东面,他说:“此后一百年,必定有天子的宫殿夹着我的墓。”到了汉朝兴起,长乐宫建在他的墓的东面,未央宫建在他的墓的西面,武器库正对着他的墓,竟然同他说的完全一样。这些先知的事例,都是能预见未来的证明。如果用这种情况来证明圣人,那么樗里子就算圣人了。如果他不算是圣人,那么只凭能够先知、预见未来,就不足以说明是圣人。 【原文】 78·9然则樗里子见天子挟其墓也,亦犹辛有知伊川之当戎。昔辛有过伊川,见被发而祭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后百年,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焉,竟如。辛有之知当戎,见被发之兆也,樗里子之见天子挟其墓,亦见博平之墓也。韩信葬其母,亦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其后竟有万家处其墓旁。故樗里子之见博平王有宫台之兆,犹韩信之睹高敞万家之台也,先知之见方来之事,无达视听之聪明(11),皆案兆察迹,推原事类。 【注释】 辛有:人名,东周初大夫。伊川:指伊河域,今河南嵩县一带。 被:通“披” 晋:秋时晋国。陆浑之戎:戎族的一支,原居西北地区,秋时被秦、晋迁到伊川。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据上文例“竟如”后疑“其言”二字。 据上文“天子”后疑“宫”字。 墓:疑当作“基”形近而误。博平之基:广阔平坦的地基。指具有修建宫殿的地理条件。韩信:参见3·4注(14)。 行:设法。营:营造,营建。 王:疑当作“土”形近而误。 上“之”字衍,寻上文可证。 (11)达视:看得非常远。听:听得非常透彻。达视听:指超过一般人的视力和听力。 【译文】 这样说来樗里子预见到天子的宫殿夹着他的坟墓,也就像辛有预知伊川一带将会变成戎族居住的地区一样。从前辛有经过伊川,见到披头散发祭祀的人,就说:“不超过一百年,这个地方将会变成戎族居住的地区了!”那以后一百年,晋国迁移陆浑之戎到伊川一带居住,竟然像辛有所预言的一样。辛有预见到伊川将变成戎族居住的地区,是由于见到了披头散发的先兆;樗里子预见到天子的宫殿会夹着他的坟墓,也是由于见到了墓旁有广阔平坦的地基。韩信埋葬他的母亲,也设法营建在又高又宽敞的地方,让墓的旁边可以安置万戸人家。以后竟然有万戸人家居住在墓旁。所以樗里子见到广阔平坦的土地有修建宫台的征兆,就像韩信看到又高又宽敞的地方会出现万戸人家一样。能够先知预见到未来的事情,幷没有超过一般人的视力和听力,都是通过考察事情的征兆和迹象,根据同类事物进行推论得来的。 【原文】 78·10秋之时,卿、大夫相与会遇,见动作之变,听言谈之诡,善则明吉祥之福,恶则处凶妖之祸。明福处祸,远图未然,无神怪之知,皆由兆类。以今论之,故夫可知之事者,思虑所能见也;不可知之事,不学不问不能知也。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夫可知之事,惟思之,虽大无难;不可知之事,厉心学问,虽小无易。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注释】 可知之事:指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知道的事情。 不可知之事:指单凭自己的思考不能知道的事情。 厉:同“励”磨励。 【译文】 秋的时候,卿、大夫相互交往聚会,看到动作异常,听见言谈反常,善就说明是吉祥的福祐,恶就判断是凶妖的祸患。能预先判明祸福,老早就考虑到尚未出现的事情,幷没有神怪的才智,都是由于察觉了先兆。现在用它来论述,所以能够知道的事,通过思虑就能预见到;通过思虑不能够知道的事,不学不问就不能够知道。不学就能自己知道,不问就能自己通晓,从古到今已有的事例中,还没有见到过。可以知道的事,只要精心去思考它,事情再大也不难明白;不可以知道的事,即使用心学习和请教别人,事情再小也不容易弄懂,所以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 【原文】 78·11难曰:“夫项讬年七岁教孔子。案七岁未入小学而教孔子,自知也。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学而知之,其次也。’夫言生而知之,不言学问,谓若项讬之类也。王莽之时,海尹方年二十一,无所师友,智幵敏,明达六艺。魏都牧淳于仓奏:‘方不学,得文能读诵,论义引五经文,文说议事,厌合人之心。’帝征方,使蜚虫。。无非知者,天下谓之圣人。夫无所师友,明达六艺,本不学书,得文能读,此圣人也。不学自能,无师自达,非神如何?” 【注释】 项讬:又作“项橐”秋时人,传说他“七岁而为孔子师”参见《战国策·秦策》、《淮南子·修务训》、《新序·杂事》五。 引文见《论语·季氏》。 王莽:参见9·15注(15)。 海:郡名,在今河北东南部。尹方:人名。 六艺:即六经。参见16·6注。 魏都:指西汉末年曾为冀州治所的邺县(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县在战国时曾为魏文侯的国都,在汉代又一直是魏郡的治所,所以称之为魏都。当时尹方的家乡海郡归冀州管辖。牧:州牧。西汉后期把一州的军政长官剌史改称“州牧”淳于仓:人名,姓淳于,名仓。厌:同“餍”足。 :猜测,辨认。蜚:通“飞”蜚虫:即鸟虫书,一种变体篆书,以像鸟虫之形而得名…:同“策”竹简…:即策试,又名策,对策,策问。汉代的一种试考方法,将试题写在竹简上,让被考人回答。非:据文意,当为“弗” 【译文】 有人责难说:“项讬年仅七岁就教导孔子。考察他七岁时尚未进入小学而教导孔子,这是天生的自知了。孔子说:‘天生就知道的,是上等;通过学习而知道的,是次一等。’只说天生就知道的,不讲学习和请教别人,说的就是像项讬这样的人。王莽的时候,海郡的尹方年纪才二十一岁,没有老师也没有学友,却天生智慧聪明,通晓六艺。魏都牧淳于仓向皇帝上奏:‘尹方不用学习,得到文章就能读诵,论说道理能引用五经文字,解释文字议论事理,都能足人们的心意。’皇帝征召尹方,让他辨认鸟虫书,又对他进行策试,他没有不知道的,天下人称他是圣人。没有老师、学友,却通晓六艺,根本不学写字,得到文章却能诵读,这是圣人了。不学自己能知道,没有老师自己能通晓,不是神而先知又是什么呢?” 【原文】 78·12曰:虽无师友,亦已有所问受矣;不学书,已弄笔墨矣。儿始生产,耳目始幵,虽有圣,安能有知?项讬七岁,其三四岁时,而受纳人言矣。尹方年二十一,其十四五时,多闻见矣。敏才茂,独思无所据,不睹兆象,不见类验,却念百世之后,有马生牛,牛生驴,桃生李,李生梅,圣人能知之乎?臣弑君,子弑父,仁如颜渊,孝如曾参,勇如贲、育,辩如赐、予,圣人能见之乎? 【注释】 却念:退思,往后推想。 颜渊:参见2·2注(18)。 曾参:参见2·2注(18)。 贲、育:孟贲、夏育。参见2·4注(15)、25·7注。 赐:端木赐,子贡。参见3·3注。予:宰予。参见11·14注(12)。 【译文】 回答说:即使没有师友,也已经有所提问与接受指教了;不学写字,已经摆弄过笔墨了。小孩刚生下来,耳目才幵始张幵,即使有圣,怎么能有知识呢?项讬虽然才七岁,但他三四岁时,已经能接受容纳人们所讲的事情了。尹方虽然才二十一岁,但他十四五岁时,已经有许多所闻所见了。天聪明才智过人,独自思考无所依据,没有觉察到预兆,不见类似的效验,往下推想到百代之后,会有马生牛,牛生驴,桃树结李子,李树结梅子,圣人能预见到这些情况吗?往下推想到百代之后,会有臣杀君,子杀父,像颜渊那样的仁人,像曾参那样的孝子,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像子贡、宰予那样的能言善辨的人,圣人能预见到这些情况吗? 【原文】 78·13孔子曰:“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又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损益,言“可知”;称后生,言“焉知”后生难处,损益易明也。此尚为远,非所听察也。使一人立于墙东,令之出声,使圣人听之墙西,能知其黑白、短长、乡里、姓字、所自从出乎?沟有壍,泽有枯骨,发首陋亡,肌腐绝,使人询之,能知其农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非圣人无知,其知无以知也。知无以知,非问不能知也。不能知,则贤圣所共病也。 【注释】 引文见《论语·为政》。 引文见《论语·子罕》。 损益:增减。这里指对周代礼义制度的增减改易。 所自从出:指家族渊缘。 壍:据本书《四讳篇》“腐澌于沟”当作“澌”澌(sī思):死。这里指死尸。之:指圣人。 【译文】 孔子说:“如果将来有人继承周朝的礼制,即使经过一百代,它的损益情况也还是可以预见得到的。”又说:“后辈是可令人敬畏的,怎么能知道后来的人不如现在的呢?”孔子论将来礼制的增减改易,称为“可以知道”讲后辈,称为“怎么知道”这是因为后辈的情况难以断定,而制度的增减改易容易判明的缘故。这些例子都比较遥远,不是人们所能耳闻目见的。让一个人站立在墙的东面,叫他发出声音,让圣人在墙的西面听他的声音,圣人能知道这个人皮肤黑白、身材高矮、籍贯、姓名和家族渊缘吗?水沟里有尸,山泽里有枯骨,头发和面孔都烂掉了,肌都腐烂消失了,让人去询问圣人,圣人能知道他是务农还是经商,年龄大小,以及犯什么罪而被处死的吗?幷不是圣人无知,而是只凭他的才智是无从知道的。凭他的才智无从知道,不问就不能知道。不问不能知道,这是贤圣同样具有的缺陷。 【原文】 78·14难曰:“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蹄。’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其蹄。’使人视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蹄。詹何,贤者也,尚能听声而知其,以圣人之智,反不能知乎?” 【注释】 詹何:人名。 以上事参见《韩非子·解老》。 【译文】 有人责难说:“詹何坐着,他的学生在旁边侍候,有一头牛在门外面鸣叫。学生说:‘这是一头黑牛,而蹄子是白色的。’詹何说:‘对,这是一头黑牛,而它的蹄子被人弄白了。’派人看这头牛,果然是黑牛而被人用白布裹在牛蹄上。詹何,是位贤人,尚且能够听声音就知道牛的颜色,凭圣人的才智,反而不能知道吗?” 【原文】 78·15曰:能知黑牛白其蹄,能知此牛谁之牛乎?白其蹄者以何事乎? 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虽审一事,曲辩问之,辄不能尽知。何则?不目见口问,不能尽知也。 【注释】 术数:这里指五行、占卜、星相等神秘的方术。 曲:曲折,反复,这里指多方面。 【译文】 回答说:能够知道是黑牛而被人弄白了蹄子,能够知道这头牛是谁的牛吗?把它的蹄子弄白是为什么呢?术数仅仅能见到一个方面,不能弄清全部事实。即使明了一件事,如果多方面地加以辩驳和追问,往往就不能全部知道了。为什么呢?不亲眼望见亲口询问,就不可能全部知道。 【原文】 78·16鲁僖公二十九年,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闻牛鸣,曰:“是牛生三牺,皆已用矣。”或问:“何以知之?”曰:“其音云。”人问牛主,竟如其言。此复用术数,非知所能见也。广汉杨翁仲听鸟兽之音,乘蹇马之野,田间有放眇马,相去,鸣声相闻。翁仲谓其御曰:“彼放马知此马,而目眇。”其御曰:“何以知之?”曰:“骂此辕中马蹇,此马亦骂之眇。”其御不信,往视之,目竟眇焉。翁仲之知马声,犹詹何、介葛卢之听牛鸣也,据术任数,相合其意,不达视听遥见目以察之也。 【注释】 鲁僖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 介:秋时的一个小国,在今山东胶县西南。葛卢:人名,介国国君。昌衍:古地名,即昌平乡,在今山东曲县东南。 牺:祭祀用的纯牲畜,这里指纯牛。 广汉:郡名,在今四川北部。杨翁仲:人名。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三引《论衡》文“听”字前有“能”字。“仲”字作“伟”《太平御览》、《纬略》、《太平广记》四三五引“翁仲”幷作“翁伟”可从,蹇(jiǎn减):跛,腿脚有病走不快。 眇(miǎo秒):瞎了一只眼。 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三引《论衡》文“相去”后有“数里”二字。据本书《知实篇》“又不能达视遥见以审其实”“视”字后的“听”字当删。目:转眼看。 【译文】 鲁僖公二十九年,介国葛卢来朝见,住在昌衍旁,他听见牛叫,就说:“这头牛生过三头纯牛,都已经被用来祭祀了。”有人问:“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他回答说:“它的叫声这样说的。”这个人去问牛的主人,情况果然同葛卢说的完全一样。这又是在运用术数,不是凭智慧所能见到的。广汉郡的杨翁伟能听得出鸟兽的话,他乘坐一匹跛马拉的车到野外去,田间有一匹正放着的瞎了一只眼的马,两马相距几里远,鸣叫声却相互听得见。翁伟对他的车夫说:“那匹正放着的马知道我们这匹马是跛的,而它自己的眼是瞎了一只的。”他的车夫问:“你怎么知道这些呢?”翁伟回答说:“那匹马骂这匹车辕中的马是跛的,这匹马也骂那匹马是瞎了一只眼的。”他的车夫不相信,就去看那匹马,那匹马竟然是瞎了一只眼的。杨翁伟听得懂马的声音,就像詹何、介国的葛卢听得懂牛叫一样,是依靠术数,把两匹马叫声的意思合在一起考察出来的,不是凭借视力强而转眼就看出来的。 【原文】 78·17夫听声有术,则察有数矣。推用术数,若先闻见,众人不知,则谓神圣。若孔子之见兽,名之曰狌狌;太史公之见张良,似妇人之形矣。案孔子未尝见狌狌,至辄能名之;太史公与张良异世,而目见其形。使众人闻此言,则谓神而先知。然而孔子名狌狌,闻昭人之歌;太史公之见张良,观宣室之画也。见默识,用思深秘。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推此以论,詹何见黑牛白蹄,犹此类也。彼不以术数,则先时闻见于外矣。 【注释】 狌狌:同“猩猩” 似妇人之形:《史记·留侯世家赞》:“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昭:据《意林》卷三引桓谭《新论》应作“野”野人:山野之民。 宣室:汉朝末央宫前殿正室。《史记集解》:“宣室,未央宫前正室。”《三辅故事》:“宣室,在未央殿北。” 识(hì志):通“志”记住。 【译文】 听声音有方术,那么察看颜色就有术数了。运用术数来推算,就像事先听到和见到过似的,大家不明白这一点,就认为他是神是圣了。就像孔子看见一头野兽,马上能说出它是猩猩;司马迁看到画上的张良,说他相貌像女人这类事情一样。考察孔子幷没有见过猩猩,而见到了就能说出它的名字;司马迁和张良不在同一个时代,而眼睛却看到了他的相貌。假如大家听到这些话,就认为他们是神而先知的人。然而孔子叫出猩猩的名字,是听到过山野之民唱的歌;太史公看出张良的形象,是从宣室的画像上先见过的。贤圣暗中看到过而默记在心,运用心思深沉而隐秘;众人马虎大意,很少留心,见到贤圣说出事物的名称,就认为他们很神。以此推论,詹何见到黑牛弄白了蹄子,也是这类情况。他如果不是靠术数推算出来的,那就是先前已经从外边听见或见到过了。 【原文】 78·18方今占事之工,据正术数,术数不中,集以人事。人事于术数而用之者,与神无异。詹何之徒,方今占事者之类也。如以詹何之徒能知之,不用术数,是则巢居者先知风,处者先知雨。智明早成,项讬、尹方其是也。 【注释】 占事之工:以通过占卜猜度事物预测吉凶为职业的人。 正:判断。 据文意“人事”前当有“集”字。 巢居者:在树上搭窝住的动物,指鸟类。 处者:在地上凿而居的动物,指蚯蚓、蚂蚁之类。 【译文】 当今以占事物为职业的人,首先依据术数来判断吉凶,术数判断不中,就掺杂以人事。能把人事和术数结合起来运用的人,就和神没有什么不同了。詹何这类人,就是当今占事物一类的人。如果认为詹何这类人天生就能预知那些事,不依靠术数来推算,那他们就像鸟类能预知刮风,蚯蚓蚂蚁之类能预知下雨一样了。聪明才智早,项讬、尹方大概就属于这一类人吧。 【原文】 78·19难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帝喾生而自言其名。未有闻见于外,生辄能言,称其名,非神灵之效,生知之验乎?” 【注释】 弱:幼小。这里指刚生下来。 以上事见《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五帝德篇》。 【译文】 有人责难说:“黄帝天生就很神灵,刚生下来就能说话。帝喾生下来就能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没有在外面的见闻,生下来就能说话,称呼自己的名字,难道不是神灵和天生预知的证明吗?” 【原文】 78·20曰:黄帝生而言,然而母怀之二十月生,计其月数,亦已二岁在母身中矣。帝喾能自言其名,然不能言他人之名,虽有一能,未能遍通。所谓神而生知者,岂谓生而能言其名乎?乃谓不受而能知之,未得能见之也?黄帝、帝喾虽有神灵之验,亦皆早成之才也。人才早成,亦有晚就。虽未就师,家问室学。人见其幼成早就,称之过度。 【注释】 以上事参见本书《吉验篇》。寻下文“二十”后当有“五”字。《宋书·符瑞志》作“孕二十五月而生” 晚就:指经过后天学习而成就的。 【译文】 回答说:黄帝生下来能说话,然而他的母亲怀他二十五个月才生下他来,计算这个月数,他也已经有两年在他母亲的身体中了。帝喾生下来能自己说出名字,然而他不能说出别人的名字,即使有一方面的才能,却不能通晓所有的事情。所谓神灵能天生先知的人,难道讲的是生下来就能说出他自己的名字吗?还是说没有经过传授就能知道,没有接触过就能预见呢?黄帝、帝喾虽然有神灵的证明,但也都是属于有早的才智。人的聪明才智有成得早的,也有经过后天学习才成就的。即使没有请教老师,在家里已经向人请教和学习过了。人们见他年幼而才智早成,称赞他就过头了。 【原文】 78·21云项讬七岁,是必十岁;云教孔子,是必孔子问之。云黄帝、帝喾生而能言,是亦数月。云尹方年二十一,是亦且三十;云无所师友,有不学书,是亦游学家习。世俗褒称过实,毁败逾恶。世俗传颜渊年十八岁升太山,望见吴昌门外有系白马。定考实,颜渊年三十,不升太山,不望吴昌门。项讬之称,尹方之誉,颜渊之类也。 【注释】 十岁:《天中记》引《图经》云:“项橐鲁人,十岁而亡,时人尸而祝之,号小儿神。”有:通“又” 十八:当为“三十”下文及本书《书虚篇》文可证。太山:即泰山。吴:指秋时吴国的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昌门:即阊门,吴国国都的西城门。以上事参见本书《书虚篇》。 【译文】 说项讬七岁,这一定是有十岁了;说他教孔子,这一定是孔子去问过他。说黄帝、帝喾生下来就能说话,这也一定是生下来几个月了。说尹方二十一岁,这也一定是将近三十岁了;说他没有什么师友,又不学习写字,这也一定是他出外或在家学习过了。世间习俗称赞别人时总是超过实际情况,说别人的坏话往往超过了他的罪恶。世俗传说颜渊十八岁登泰山,望见吴都阊门外有一匹拴着的白马。考查实际情况,可以肯定颜渊是三十岁,没有登泰山,也没有望见吴都的阊门。对项讬、尹方的称誉,就如称誉颜渊这类情况一样。 【原文】 78·22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五帝、三王,皆有所师。曰:“是为人法也。”曰:思亦可为人法,何必以学者?事难空知,贤圣之才能立也。所谓神者,不学而知。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以圣人学,知其非圣。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知者。狌狌知往,鳱鹊知来,禀天之,自然者也。 【注释】 夫子:这里指孔子。 引文见《论语·子张》。 引文见《论语·为政》。 皆有所师:《韩诗外传》五:“黄帝学乎大填,颛顼学乎录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尹寿,舜学乎务成子附,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子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圣:据文意疑当为“神”字。 狌狌知往:参见22·12注。 鳱(gān甘)鹊:喜鹊。《龙虚篇》22·12作“乾鹊”鳱鹊知来:参见22·12注。禀天之:王充认为万物的本都是承受上天自然而然施放的气而形成的,所以这里这样说。 【译文】 人的才智有高低之分,认识事物要通过学习才行。通过学习才能知道,不请教别人就不能认识事物。子贡说:“我的老师是无处不学习的,可是又何必要有个固定的老师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学问。”五帝、三王,都是有所师法的。有人说:“这是为了给人们做榜样。”我说:精心思考也可以作为人们的榜样,为什么一定要以勤学做榜样呢?事理很难凭空思考而得知,贤圣的才能却可以通过学习而具备。那些称为“神”的,是不学而知的;哪些称为“圣”的,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成为圣。因为圣人也需要学习,所以知道他幷不是神。天地之间,含有血气的动物,没有天生就知道一切的。猩猩知道过往人的姓名,喜鹊知道未来的喜事,因为它们承受了天的本,自然就是如此的。 【原文】 78·23如以圣人为若狌狌乎?则夫狌狌之类,鸟兽也。僮谣不学而知,可谓神而先知矣。如以圣人为若僮谣乎?则夫僮谣者,妖也。世间圣神,以为巫与?鬼神用巫之口告人。如以圣人为若巫乎?则夫为巫者亦妖也。与妖同气,则与圣异类矣。巫与圣异,则圣不能神矣。不能神,则贤之也。同,则所知者无以异也。及其有异,以入道也。圣人疾,贤者迟;贤者才多,圣人智多。所知同业,多少异量;所道一途,步驺相过。 【注释】 僮:即“童”僮谣:即童谣,一种传在儿童中的民间歌谣。王充认为它是一种气构成的妖象,能预言吉凶。《订鬼篇》认为童谣为妖言,是荧惑之气使之然。与:同“欤” 为巫者亦妖:王充认为巫是一种含气而显现妖象的人。参见《订鬼篇》。道:王充这里指的是“先王之道” 步:慢行。驺(hòu宙):通“骤”疾走。 【译文】 如果认为圣人是像猩猩那样的吗?那么猩猩之类可是鸟兽啊。童谣可以不学而知,可以算是神而先知了。如果认为圣人是像童谣那样吗?那么童谣可是一种妖象啊。世间圣、神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巫吗?鬼神通过巫的口来指示人。如果认为圣人是像巫那样的吗?那么做巫的人也是一种妖啊。巫与妖象同属一种气,那么与圣人就不属于一类了。巫与圣人不同,那么圣人也就不能称为神了。不能称为神,那就属于贤人一类的了。与贤人同属一类,那么圣人所知的就与贤人没有什么不同了。至于他们有所差别,是由于他们所掌握的“道”不一样。圣人走得快,贤人走得慢;贤人才能多,圣人智慧多。他们所掌握的是同一种“道”只是量的多少不同而已;他们所走的是同一条路,只是走得快的超过了走得慢的而已。 【原文】 78·24事有难知易晓,贤圣所共关思也。若夫文质之复,三教之重,正朔相缘,捐益相因,贤圣所共知也。古之水火,今之水火也;今之声,后世之声也。鸟鲁草木,人民好恶,以今而见古,以此而知来,千岁之前,万世之后,无以异也。追观上古,探察来世。文质之类,水火之辈,贤圣共之;见兆闻象,图画祸福,贤圣共之;见怪名物,无所疑惑,贤圣共之。事可知者,贤圣所共知也;不可知者,圣人亦不能知也。 【注释】 关思:关心,动脑筋。 文:文采。质:质朴,文质:这里指两种不同的社会风气。 三教:参见42·10注。 正:指夏历正月,一年的幵始。朔:夏历每月初一,一月的幵始。正朔:指历法。图画:描绘,说明。 【译文】 事情有难以知道的有容易明白的,这都是贤圣所共同关心的。就像社会风气文质的重复,三种教化的循环,历法的相互沿用,典章制度的增减和相互沿袭,这都是贤圣所共同知道的。古代的水火,就同现在的水火一样;现在的声,就同后代的声一样。无论是鸟兽草木,还是人民的好恶,根据现在而推知古代,根据当前而推知未来,千年之前,万代之后,没有什么不同的。往前观察上古,往后探察后世,知道“文质”、“水火”一类的事情,这是贤人圣人同样能做到的;看见了征兆,察觉了迹象,就能说明祸福,这是贤人圣人同样能做到的;见到奇怪的东西能够说出它的名称,不会有什么疑惑,这是贤人圣人同样能做到的。可知的事物,贤人圣人同样都能知道;不可知的事物,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知道。 【原文】 78·25何以明之?使圣空坐先知雨也,能一事知远道,孔窍不普,未足以论也。所论先知达者,尽知万物之,毕睹千道之要也。如知一不通二,达左不见右,偏驳不纯,踦校不具,非所谓圣也。如必谓之圣,是明圣人无以奇也。詹何之徒圣,孔子之亦称圣,是圣无以异于贤,贤无以乏于圣也。贤圣皆能,何以称圣奇于贤乎?如俱任用术数,贤何以不及圣? 【注释】 孔窍:指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这里泛指人的聪明才智。 踦(qī期):一只脚,脚不全。校:通“骹(qiāo敲)”器物的脚。踦校:残缺。 【译文】 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呢?假如圣人凭空坐在那里而事先就知道天要下雨,也只是生来能够在这一件事物上有先知远见,他的聪明才智幷不全面,不值得一提。所谓先知先觉生来就能通达事理的人,就能尽知万物的本,能完全看清各种“道”的要领。如果是知道一个部分就不通晓另一个部分,通达左边却看不见右边,认识片面杂乱而不纯,残缺而不完备,就不是所说的圣人了。如果一定要说他是圣人,这反而说明圣人幷没有什么神奇。詹何这类人是圣人,孔子这类人也是圣人,这就是说圣人没有什么不同于贤人的地方,贤人幷不比圣人差。贤人圣人都能这样,为什么说圣人比贤人神奇呢?如果都运用术数推算,贤人为什么比不上圣人呢? 【原文】 78·26实者,圣贤不能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解。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可思而,愚夫能幵;不可思而知,上圣不能省。孔子曰:“吾尝终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释】 知:据文意,当作“知” “而”字下应有一“知”字。“可思而知”与“不可思而知”前后对文。幵:幵悟,明白。 省(xǐng醒):明白。 引文参见《论语·卫灵公》。 【译文】 实际上,圣贤不能天生地知道一切,必须依靠耳听、眼看来确定事情的真象。他们使用耳目,可以知道的事,经过思考就可以理解;不能知道的事,要等到请教了别人才能理解。天下的事情,世间的万物,可以通过思考而知道,再愚蠢的人也能明白;通过思考不能知道,即使是上圣也不能明白。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地去思考,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 【原文】 78·27天下事有不可知,犹结有不可解也。见说善解结,结无有不可解。结有不可解,见说不能解也。非见说不能解也,结有不可解,及其解之,用不能也。圣人知事,事无不可知。事有不可知,圣人不能知。非圣人不能知,事有不可知,及其知之,用不知也。故夫难知之事,学问所能及也;不可知之事,问之学之,不能晓也。 【注释】 见说:据《吕氏秋·君守》、《淮南子·说山训》十六:“兒说之为宋王解闭结也。”则“见说”是“兒说”之误。下同。兒(ní泥):同“倪”姓。兒说(yuè悦):传说是一个擅长解绳结的人。 【译文】 天下的事物有不可知的,好比绳结有不能解幵的一样。倪说善于解绳结,绳结没有解不幵的。如果绳结有解不幵的,那么倪说也不能解幵了。幷不是倪说不会解绳结,而是有的绳结根本就解不幵,等到他去解这种结时,因此也就解不幵了。圣人知道一切事物,事物没有什么不能知道的。如果事物有不能知道的,那么就是圣人也不能知道了。幷不是圣人不能知道事物,而是事物有根本就不能知道的,等到圣人想去知道这种事物时,因此也就不可能知道了。所以较难知道的事物,通过学习和请教别人就能够知道;根本不能知道的事物,即使通过学习和请教别人,仍然不能认识。 WwW.niUdunXs.coM |
上一章 论衡 下一章 ( → ) |
论衡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论衡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论衡小说网免费提供王充的小说论衡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