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瑞阿文集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
|
牛顿小说网 > 诗歌散文 > 阿瑞阿文集 作者:阿瑞阿 | 书号:5585 时间:2014/8/17 字数:3593 |
上一章 曲漫浪斯罗俄的般韵诗 下一章 ( → ) | |
致 我还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你在我面前飘然出现, 宛如纯真的美的化身, 宛如瞬息即逝的梦幻。 在那无望的哀愁的苦恼里, 在那喧闹的浮华的惊扰中, 我耳边萦绕着你温柔的声音, 我梦见了你那亲切的面容。 几年过去了, 一阵狂暴的风雨驱散了往日美好的梦想, 我已淡忘你温柔的声音, 和你天仙般美丽的容颜。 在偏僻的乡间,在幽的日子, 我无所希求的虚度着光, 失去了歌咏的对象,失去了灵感, 失去了眼泪、生命,失去了爱情。 如今我的心灵有苏醒了, 你又在我面前飘然出现, 宛如纯真的美的化身, 宛如瞬息即逝的梦幻。 我的心在欢乐中烈的跳动, 在它里面又重新萌生歌咏的对象, 萌生了灵感,萌生了眼泪、生命, 萌生了爱情。 这首诗被引用谱写在俄国作曲家格林卡的一首声乐作品里,作品创作于1825年,作曲家当时爱慕一位叫凯恩的夫人的女儿,便将此诗谱曲并赠于凯恩的女儿,作品含着深情。歌曲分为三段,第一段以赋予诗意的旋律和畅柔美的伴奏表现了他们第一次相遇时那美好的瞬间,第二段转变调,旋律变的紧张忧愁,表现出了他们离别后情绪的浮躁,难以平静,第三段以第一段旋律的再次出现,表现出重逢后的喜悦,心灵的苏醒,灵感的迸发。 让我们再来品味一下诗句“我还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你在我面前飘然出现,宛如纯真的美的化身,宛如瞬息即逝的梦幻。”爱情的花蕾在诗人的中绽放,那爱情不像烈火水般汹涌,却是那般“飘然”似初的水渗出花瓣,来的那么悄然,那么纯洁,因为那是“纯真的美的化身,是瞬息即逝的梦幻。” 往往只有那短暂的美好更让人怜惜,就像诗人离开倾慕之人,面对浮华的世事,面对生活的苦恼和哀愁,耳边却依然“萦绕着你温柔的声音,梦到你亲切的面容。”然而诗人没办法逃避时间留给人的遗憾,那就是忘却,是时间稀释了美好的记忆,带给了艺术家平凡的生活和空的灵感“淡忘你温柔的声音,和你天使般美丽的容颜。”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可以没有金钱,没有酒,没有香烟,但他不能“失去歌咏的对象,失去灵感,失去眼泪、生命,失去爱情。”难道这不是对一个艺术家最可怕的灾难吗? “如今我的心灵又苏醒了,你又在我面前飘然出现…又重新的萌生歌咏的对象,萌生了灵感,萌生了眼泪、生命,萌生了爱情。”我想,这才是诗人毕生最奢华的追求。 这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诗句,自他出生的那一天,1799年6月6,无论是对俄罗斯还是对整个世界文学来讲,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普希金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在他一生的作品中,即有政治抒情诗,如《致恰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也有大量爱情诗和田园诗,如《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我又重新造访》等,他一生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主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后被格林卡谱写为神话歌剧,成为歌剧中的经典之作),《高加索的俘虏》,《青铜骑士》,剧作《鲍里斯•戈都诺夫》(后被穆索尔斯基谱写成歌剧),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此作被柴科夫斯基谱写为歌剧,是笔者非常喜爱的歌剧作品之一),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1837年2月8,普希金在与丹特士的决斗中饮弹生亡,年仅38岁,诗人是为了爱和尊严而死!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是普希金写给安娜-彼得罗夫娜-克恩的,巧的是,上文提到格林卡所谱写的声乐作品也正是送给克恩的女儿的,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格林卡选用了普希金的诗句,并成为了他经典的声乐作品。1819年普希金与19岁的克恩在彼德堡克恩的姑父家中第一次相遇,那次普希金与克恩只用法语交谈了几句而已(那时她已是一位56岁的将军夫人了),六年后二人再次相见,那一年的夏天,他们几乎天天见面,也正是这次的聚会,勾起普希金许多的回忆和对纯洁美好的向往,他们分手时,普希金赠与克恩一本《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章,书中夹着一张纸,上面便书写着优美抒情的《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常人看来,素面知,怎么会令诗人达到如此深情的地步,并谱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我想,这便是天赋,一个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气质,是对于美好情感以及事物准确的体会和把握,创作需要生活的源泉,需要灵感的涌现,需要情感的,艺术家能够将自己情感的体会细腻准确的加以捕捉,升华,从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首美妙的诗就并非只是单纯简单的一首情诗了,它是一首蕴涵情感,并被美化了的,雕细啄了的,展现艺术家高尚情感与天赋的艺术作品! 当诗韵与音律完美结合的时候,我想这艺术作品一定会给人带来别样的艺术感受,格林卡的这首浪漫曲便是其中的杰作,从歌曲意象优美细腻的旋律中便可体会到作曲家浪漫的情怀以及准确把握文学作品内在美感的艺术感悟力。我热爱俄罗斯民族的浪漫气质,它不是法国人红酒香水般的情调与高雅,不是意大利人海阔天空般的豪与阳光,更不是德国耳曼人凝重冰冷的深邃与自持,它所具有的是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寻找桥梁的探索,在苦闷与欢乐之间寻找快的勇敢,在将爱情推向极端的冲动,正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响曲一样,那种内在的矛盾被炙热的火焰再次燃烧时的巨大力量的释放,内心纠结不清痛苦却绵过后的颓废臃懒,正是俄罗斯音乐以及文化魅力的浪漫气质,当然这只是构成俄罗斯文化艺术的一个因素,俄罗斯艺术中还具备的那些民族、革命等等,受笔者知识所限,就不能一一讲述了! 阿里翁 我们许多人同乘一叶扁舟, 有的人用力拉紧了风帆, 有的人用那牢固的木桨 在深海中齐心协力的划船。 我们干练的舵手掌着舵, 默默的驾驭着重载的小船。 而我满怀着乐观和信心, 给水手们唱歌…突然海面 被一阵狂风掀起了巨, 舵手和水手们都不幸遇难! 只有我这神秘的歌手 被狂暴的风抛上了海岸。 我仍然高唱从前的颂歌, 在一块嵯峨的岩石下面, 把我那浸的衣裳晒干。 这首诗我们能从拉赫玛尼诺夫一首充满情和张力的浪漫曲中发现。拉赫玛尼诺夫是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在浪漫曲的创作领域,更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一生共创作了83首浪漫曲,他所创作的浪漫曲含着内心冲动,柔和,充满矛盾与戏剧冲突的意志力量,情绪时而昂,时而低落,满的音乐张力将音乐推向****,表现着作曲家对现实的不屈不饶以及对美好彼岸的追求憧憬。 “大作曲家总是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为音乐主导因素的旋律上。旋律是音乐、整个音乐的重要基础。因此,完美的旋律意味着、并发出和谐的形式。旋律的表现力从最高意义上讲是作曲家的主要生活目的。”这是1919年纽约《TheEtude》杂志对拉赫玛尼诺夫的防谈录中他的一段话。的确是这样,在拉赫玛尼诺夫的声乐作品中,旋律总是完美准确的轮廓出他所要表达的形象、情绪、意志、内涵,他的旋律广阔,具有动,敏锐的特质使他的旋律美妙且具有俄罗斯音乐特有的浪漫色彩。当然他的声乐作品并没有忽视钢琴部分,他的很多作品甚至被认为是人声与钢琴的二重奏,具备了很多室内乐的特征,嗓音与钢琴相对独立却又不可分割,钢琴伴奏如画一般描写出了整个歌曲的意境,在与旋律的依存冲突中,完美的传达着诗一般的韵律。 《阿里翁》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这首诗普希金写于1827年7月16,即五个十二月人领袖被处死一周年的时候。1825年12月14,在俄国的两大首都圣彼德堡和莫斯科以及南方的一些青年发生了一起声势浩大的以近卫军为主体的起义,起义的斗争目标是推翻沙皇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体制和国家制度。在普希金自1820年被放南方的四年里,他接近过“第一个十二月人”诗人弗•拉耶夫斯基,会晤过十二月人领袖彼斯捷尔。由于他的诗歌充满了革命的情,在十二月人里广为留传,成了十二月人革命的号角。 wWW.nIuDunXs.cOm |
上一章 阿瑞阿文集 下一章 ( → ) |
阿瑞阿文集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阿瑞阿文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小说,阿瑞阿文集小说网免费提供阿瑞阿的小说阿瑞阿文集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 |